最新消息:

我们需要一段完整的时间,通过阅读更新自我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手机广告位-内容广告位一

  很早以前,还在读大学的时候,放寒假很喜欢从图书馆里借几本书带回家。我妈总是笑我:“你在学校不读书,回到家反而能读?”

  她是对的,在家过年仍然没有读。在老家过年,每天家里会来好几拨人,有客人,也有邻居,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当然没有。但是,我也知道,这和在学校读书少一样,其实都是借口。我们总想拥有一个高于“现实生活”的阅读场景。最理想的读书地方,肯定是学校阅览室,但是不管是图书馆还是阅览室,在那里坐一会儿我就会睡着。

  等到放寒假的时候,回顾过去一年,总有荒废的感觉,因此才想在春节回家时“突飞猛进”一下。就这样,每一年寒假,我都会带三四本书回家,开学又完完整整带回来,从来没有读过,它们成为我“行李”的一部分。应该说,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,我都未放弃寒暑假在家读书的希望,暑假的时候,甚至可以背五六本回家。值得回忆的就是这种“希望”,它至少让亲友们觉得,我是一个“喜欢读书的人”。亲友们的“共识”,反过来对我又形成一种督促。没读过,但是我从未放弃呀。

  在学校的时候,最喜欢的是在宿舍读书,特别是躺在床上。到读硕士的时候,在宿舍里拥有了自己的书桌和几排书架,这个角落成为“书房”的一个雏形。有相当长时间,没有从图书馆借书,而是把自己可怜的生活费都投入到购书之中。因为本科荒废,读硕士就很自卑,想通过恶补来占领阅读“制高点”,就从书店购进新出的理论书籍,本雅明、福柯、萨义德、苏珊·桑塔格,这些大师的书籍很快就摆在我的书架上。

  前几天读王汎森的《天才为何成群地来》,他提到一个读书方法:一个人要反复阅读那几本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书籍。对我来说,“那几本”就是我读研究生时购买的理论书籍。虽然也没怎么读懂,但是却获得了一种站在潮流的虚幻感,治疗了自己的自卑症。后来反复阅读,每次都能有一点新发现,有一点“原始股”的发财感觉。

  等到我研究生毕业,有一阵在四川大学校内租房子住,因为要下午4点钟才开始上班,我就每天中午12点开始在教室读书3个小时,坚持两个月,竟然读完了《鲁迅全集》。这本来是我应该在硕士期间认真阅读的专业书,却在毕业后才真正找到了感觉。

  那一段“伪装学生”的时间,是我读书效率最高的时候。我反思这段经历,发现了自己读书的一个怪癖,那就是“阅读在别处”。在“别扭”的地方读书,在看起来不怎么适合阅读的地方读书。

  最让人满意的读书地点,是和在朋友约会时,早到半个小时。坐在那里等人的时候,拿出书和笔,认真看上一会儿。服务员过来倒茶,你不用抬头,她多半不会打扰你。等到朋友来到,会赞叹一声:“你真爱读书啊。”这时你再合上书本,阅读享受是双倍的,它让人获得一种没有浪费时间的错觉,有助于你养成“利用零散时间”阅读的习惯。

  这种阅读有点像表演,但是演得久了,你就真的成了一个好演员。有一次和同事一起,乘坐夜间卧铺列车从成都去西昌旅行,我在火车上看费孝通的《江村经济》,晚上10点半车厢熄灯,我还剩下几页没有读完,就走到了车厢连接处,就着那里的灯光,站着读完最后几页——这真是连自己都感动了。

  最近几年,智能手机霸占了人们的注意力。总是看到朋友们在朋友圈分享自己读的书,在书页上画上一笔。这样的分享让人感激,但是也说明即便是最爱读书的朋友,也会读一会儿看一下手机。或许只有在飞机上,人才能真正摆脱手机屏幕的控制。在飞机上想看手机的时候,会想起那些焦虑的烟民,还好可以读书啊。

  乘坐飞机绝对是读书效率最高的场景,两个小时的飞行,就能读100页以上。有一次从成都飞北京,我读完一本加缪的散文集,把它放在前面座位后面的口袋,又拿出一本来读,最终把前一本忘在飞机上了。每次乘坐飞机,都是我最投入的阅读时间。因此,我反对在飞机上提供Wi-Fi服务,对读书人来说,这可能是最后的“净土”了吧。

  可能还有书房。

  上学的时候,从来没有在寒假进行过成功的阅读,但是工作后,过年却成为难得的“整块时间”。尤其是今年,在小年(腊月廿三)后,每天躲在书房疯狂阅读,甚至感受到了上天的垂青。

  今年春节除了必须参加的活动,我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。主要是因为自己为书房添置了音箱和一套茶具,如果不在阅读上有所收获,就会有一种罪恶感。有一天晚上,一边听德沃夏克,一边读波德莱尔的《1846年文学沙龙》,又在书架上找《巴黎的忧郁》和《恶之华》,竟然几秒钟就找到了,它们并不在一个书架上。这真是好运气,要知道在书房最沮丧的时候就是想找的书找不到。

  这些书都是十几年前我读研究生时买的,如今重读别有一番收获。波德莱尔是真正的“巴黎人”,他目睹了现代城市的形成。和其他诗人喜欢自然或田园不同,他是第一个“发达资本主义诗人”,注意到城市的欲望和压抑,但仍然着迷于这光怪陆离的“现代世界”。我知道,我最近这几年对“都市性”的关注,就来源于十几年前对波德莱尔的阅读。

  从波德莱尔出发,又读了我最喜欢的本雅明。依然是非常幸运,我把书架上所有本雅明的书都找出来了。我从他关于波德莱尔的论文开始读起,这一次我在敬佩他洞察力的同时,也有一些“不同意见”,这算是这次春节读书的“重要发现”吧。

  相比于往年为自己专门购买年货(一堆新书),这次过年我就比较“节约”,但是重读经典,却也是难得的“盛宴”了。所谓节日,可能就是这样的时刻:上天赐给你一段完整的时间,深入阅读,就像服用猛药,多少摧毁一点并重建自我。小时候贴春联,总有一幅“万象更新”的横批,现在我理解了这4个字了。

  张丰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转载请注明:scratch少儿编程网 » 我们需要一段完整的时间,通过阅读更新自我

与本文相关的文章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手机广告位-内容广告位二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手机广告位-内容广告位三